【滙分享·析木玉】璞石灵动起舞,梁祝翩翩化蝶

06-02 千璞汇析木玉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梁祝》18×1×39cm (600g)


《梦蝶》13×3×32cm (300g)


其真实发生的感人肺腑的爱情绝唱,衍生出很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影视、戏曲和音乐作品等。其中,中西合璧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凭借优美的旋律和浓郁的民族风格,一举成为世界名曲。



有人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希望,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刘忠山以浪漫和唯美之风雕刻的本土文化经典《梁祝&梦蝶》,能在西方雕塑理念与中国玉文化结合中,产生世界性的艺术感染力和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作者取白浆绿肉的析木玉料,保留其原貌与形状特征,切割成一个大约1厘米厚的薄片,作镂空、拆分和借助外物的多元组合,设计出《梁祝》与《梦蝶》两个独立又统一的极致之作。


《梁祝》是玉与乐的结合。《梦蝶》是玉与月的结合。



精美的小提琴,祥云缭绕、蝴蝶纷飞,衬托着镂空的《梁祝》,仿佛抒情而缠绵的弦乐正展开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



一群轻盈的蝴蝶从眼前飞过,落在和风微熹的溪柳边。青柳下,梁山伯与祝英台欣喜相逢,互表“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然而,两个主人公并不在作品视觉中心点上,而是分立镂空玉料的两侧,让人看到封建礼教如沟壑使两人时空相隔。



他们无力抗争,唯有在饱含深情的注视中,展开双臂升腾上天,纷纷化蝶而去……


那洁白的皮色,是缥缈的云雾,是透光的蝶翼,是琴曲的跌宕起伏、婉转舒畅。


白皮玉肉,色泽润美,对比鲜明,在工巧素净中,彰显春日生机和青春好年华,也定格下永恒的爱。



《梦蝶》中,洁白的水晶化作海上升起的一轮明月和环绕玉人的云与蝶。



玉人从《梁祝》的镂空处飞来,她身形窈窕,衣带飘软,虽给我们留下一个张开翅膀、翩跹化蝶的背影,却让人在象征圆满的月光中,看到他们终于成双成对、自由嬉戏,天涯共此时!




此刻,琴音已止,花香犹在,韵致别生,待回过神时,不禁拍案惊叹作品设计绝妙、动静相映、一气呵成,在视觉、色彩、造型与故事情节的统一上,于不同空间细腻演绎了惊心动魄的千古绝唱!







-   END   -

欢迎关注·千璞滙珠宝集团

官方网站:www.qphsmy.com


版权所有:辽宁析木玉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5 - 2016 千璞滙 ICP备案号:辽ICP备16013909号-1辽公网安备210882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