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分享·析木玉】锦灰玉影,无声的精神财富!

12-01 千璞汇析木玉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您能相信吗?一堆虫蛀的旧书、揉皱的画稿、火烧的信笺、残破的碑文拓片、参差的秃笔,等等,这些被常人视若废弃之物的东西,竟能成为一种妙趣横生的绘画艺术形式,还被美国学者南希·柏琳娜称为“中国的幻境画”!


 ▲《锦灰堆》15.5×7.4×7cm(1180g)

对,就是这些好似从文人废纸篓里拾掇而起的破损不堪、形态各异的“垃圾”,被错综组织、正反罗列,堆砌起古朴而耐人寻味的“锦灰堆”。



那么,“锦灰堆”何以成为艺术?始于何时?有哪些讲究呢?

相传,元初的绘画大家钱选,一次醉酒兴起,将当天散落在饭桌上的剩菜残羹信手绘成一幅横卷。旁人见了,个个称奇,随即挥笔题款“锦灰堆”。



锦灰堆,又称“八破图”、“打翻字纸篓”,以纯手绘的方式展现废纸残卷抑扬顿挫的凌乱美,有别于当时工整、秀美的画风,盛行至清末。



“锦灰堆”绘制技术含量高,讲究画面布局,彰显杂乱中的井然有序、疏密对比、浓淡干湿和平中见奇的构图美感,因胜任者极少而逐渐走向失传。




“锦灰堆”绘画还衍生到瓷器与鼻烟壶上,出口过日本、新加坡及东南亚等地,承载着一段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与艺术形式。

今天,当“锦灰堆”出现在析木玉上,会传达出怎样的审美情趣呢?



一块白皮包绿肉的细腻析木玉料,皮如骨白,玉色素雅,皮壳有深长而不规则的裂与色沁,自带悠然古韵,与头骨契合度颇高。

此料极入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张庆东的法眼,他决定保留其皮壳,大胆纳残缺、多元、写实和美珍的中国传统艺术“锦灰堆”于妙妍的高古之玉。



他随形设计, 以俏色巧琢了一个略显夸张的骷髅头,并在骷髅头多个凹洼部位所隐现的青绿玉肉上做“锦灰堆”,雕出周身残破而铸造精良的青铜鼎、不完整但耐人寻味的兰亭序、腐坏的纹饰绮丽之古钱币和散落的粗放铭文等。




作者分别以细腻流畅和粗犷拙朴的线条,写实器物残破却光辉熠熠的美,将玄妙无穷的“锦灰堆”艺术学习并传承下来。





传承的人类文明汇聚头骨内,从远古到现代,便是渊远流长的智慧源泉。

这些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元素,混搭堆叠出人类的精神文明,令人在繁华落尽的沧桑与遗憾里,静思当下生活要多给予如析木玉一样的内敛、沉静与温润。

如此《锦灰堆》,您有哪些话想说?





《锦灰堆》









-   END   -

欢迎关注·千璞滙珠宝集团

官方网站:www.qphsmy.com





版权所有:辽宁析木玉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5 - 2016 千璞滙 ICP备案号:辽ICP备16013909号-1辽公网安备21088202000123号